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二语文下册说课稿范文《雷电颂》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8-27 21:35:42


说课稿是老师说课过程的一个记录,对大家来说说课稿在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大家知道老师讲课中的重点知识点,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初二语文下册说课稿范文《雷电颂》,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1.课文简析

《雷电颂》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加强朗读,注意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2.探究问题

这篇文章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之间伟大的自然力疾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浪漫主义的激情

【说目标】——目标确立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语言的语气和情感

2.根据语句内容有感情朗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

【说重点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在朗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情感

难点:各种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说教法】——教法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导入课文——情境法

初步感知——诵读法

概括事件——点拨法

分析形象——讨论法

拓展迁移——练习法

【说学法】——学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的学法如下:

情境体验法: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读书入境法:训练学生朗读感知的能力

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发散联想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说教学创意】

教学本课,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本文的教学课型以朗读课为主,朗读中让学生去感悟真情,释放真情教学中充分利用优秀的视频朗诵包括教师当场示范朗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一些重点语段对学生及时点拨,教授朗读方法和技巧尽可能的实施“欣赏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

总体结构:吟诵——感受模式

设置情境——听读课文——重点品读——难点感悟——拓展延伸

【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雨、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郭沫若的《雷电颂》

(幻灯片展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二)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聆听王卫国老师的《雷电颂》视频朗诵,感悟真情演绎

设计意图: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主要运用朗读法和情境教学法

(三)重点品读,释放真情

1.问题设计:你听见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我听见了风在怒吼、雷在轰鸣、电在劈闪、诗人在呼喊、火热的心在跳动的声音)

2. 幻灯片展示重点语句品读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思考;学生朗读,老师在旁点拨朗读技巧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停顿,节奏;注意不同的句式(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

3. 问题设计: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我读出了赞美、诅咒、悲愤、激动、难过的语气和心情)

设计意图:听然后读,学生将充分体会语气和情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突破:通过听读课文,重点品读两个环节,加强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完成本节课教学重点

(四)难点感悟 分析形象

1. 化身屈原,感悟形象

问题设计: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点拨:我就是2000多年前汨罗江边壮志难酬的诗人屈原,我看到的东海、长江、洞庭湖是我热爱的人民;我就是那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我看到的土偶木梗是我的敌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师总结,概括象征义

( 1 )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2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3 )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 4 )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 5 ) 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明确知识点通过化身为屈原的角色转换,亲身体悟,理解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完成对本节课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以下这些具体事物分别可以象征什么?(蜡烛、石灰、松菊、翠竹、风帆、绿色、火炬)

学生讨论,交流

蜡烛――教师、奉献精神;石灰――清白;松菊――高洁、坚强;翠竹――气节;风帆――理想;绿色――生命;火炬――光明、信念

2. 搜集资料: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和有关屈原爱国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课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更好地认识屈原这一爱国者的形象。

上文是学大教育网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初二语文下册说课稿范文《雷电颂》,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语文说课稿获得进步,更多的初二语文说课稿内容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