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透视远古时代的文字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2-01 20:45:38


我们大家今天所使用的语言文字都基本已经定型,不过汉字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那么对于古代的汉字我们大家又有什么认识呢?下面我们就来透视远古时代的文字。

从符号到“原始文字”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漫长历程中,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的发现并不是孤例,但在形态各异的符号中,被专家公认为“文字”的却少之又少。“从符号到文字,是十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董珊向记者简要介绍。他将新石器时代的符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个出现的几何符号,如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墓葬,曾在龟甲、骨器等器物上发现简单的刻画痕迹,距今8000多年,堪称世界最早。第二类是单个出现的象形符号,以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陶尊符号为代表,外观很像孩童的简笔画。第三类通常由两个以上符号排列成行,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和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有此类符号,刻写有章法,排列整齐。董珊认为:“三类符号各有特点,并行发展。前两类都是单体出现,尚不能确定它们记录了语言,应该不是文字。至于第三类,可能表达了简短的句子,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当时的原始文字。”

图为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陶片,距今8000~7000年。(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

“从有序组合排列的多个符号这个角度来说,庄桥坟发现的刻画符号有可能是当时良渚居民使用的文字,或者说原始文字,但尚不能断言。”董珊总结道,“文字的发展过程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

符号与原始文字的功能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一万多年前,至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结束。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符号不断演化,类型各异,其功用也多种多样。

单个几何符号出现的时代较早,分布广泛,西至甘肃,东到上海,南下广东,都有所发现。“它们往往重复出现在不同遗址的多个器物上,刻画位置较固定。”董珊补充说明,“可能用于区分器物的用户、制造者,或作计数符号。”以仰韶文化为例,它是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分布在中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一种史前文化。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各类遗址中,出土有不少此类刻画符号,它们大多位于陶钵外侧口缘的黑色宽带纹上,有简单的竖线、斜线、叉形,也有较为复杂的样式。刻上符号,就知道这件器物是谁制作的,像商标一样;标出自己的器物,别人就不会拿错。“古人把这种符号当成记号使用。”董珊说。

以上这篇透视远古时代的文字文章就是关于汉字的讨论,希望我们大家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能够仍我们大家更好的认识我们的文字。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